產銷領先 品質躍升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未來可期
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產品技術水平、質量安全、駕駛體驗、充電便利性、產品豐富度和品牌培育等方面均全面提升。消費者的態度也正在經歷從“能用”到“好用”,從“將就”到“講究”的轉變,認可度和滿意度不斷提高,曾經“買不起”“不敢用”“跑不遠”的新能源汽車正走進千家萬戶。
一、政策體系逐漸完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部門加強協調、通力合作,從謀發展、推轉型、促消費等方面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為行業樹信心、為發展增動能、為市場添活力、為企業減負擔。 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產業發展離不開頂層戰略的謀篇布局。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產業發展方向與政策支撐,提出了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更加堅定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決心。 企業是產業創新發展的主體。“十三五”期間,政策秉持“寬嚴結合、松緊有度”原則,持續為企業發展減負添能。在規范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投資審批和《公告》管理制度。在管理改革方面,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優化審批流程。在管理創新方面,建立雙積分制度,形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平衡發展的模式。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需求,促消費、保增長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保障。不斷調整完善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成本競爭力。“綠色號牌”、充電樁建設運營補貼,大幅提升出行的便利感。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的建立以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的持續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疑慮。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多項促消費政策的持續加碼,不僅提振了消費信心,也有效緩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的影響。
二、產銷規模全球第一,推廣應用成績斐然
在相關支持政策、科技創新引領以及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取得了矚目成就。 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超過500萬輛,全球占比50%以上。今年,新能源乘用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70%,新能源客車競爭力全球領先,已銷往美國、英國、日本等全球30多個國家,并逐步實現了產品、技術、標準和服務攜同“走出去”。
三、產品品質大幅躍升,車型配置日益豐富
近年來,企業加速新能源汽車布局,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帶來的是新能源汽車產品品質的全面提升、產品類型的日益豐富和產品競爭力的顯著增強。目前,企業深耕不同細分領域,車型分布廣泛,覆蓋了高中低端市場,已能基本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化消費需求。 a級及以下產品與其同級別的燃油車產品五年綜合成本已基本打平。微型純電動車型已具備市場優勢,五菱宏光等高性價比產品,以其精準的定位和極具競爭力的售價,快速打開了城市通勤代步及農村市場,上市5個月便成為首款單月銷量破3萬臺的新能源汽車產品。a級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消費主體由公共領域向私人購買轉變,私人消費區域由限購城市向非限購城市轉變,市場結構持續優化,驅動力明顯增強。高端車型在智能化、續駛里程等方面表現優異,填補了我國新能源汽車高端產品的空白,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的形象。選車更多樣、買車更便宜、行車更智能、用車更便利,已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新特征。
四、中國品牌率先發力,高端品牌培育初見成效
在品牌塑造上,我國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成績顯著。傳統整車、造車新勢力和關鍵零部件領域均出現了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前列的企業。 造車新勢力更加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并在智能化、網聯化、人機交互等方面具備較強的技術儲備和優勢,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在市場上成功塑造了專注于用戶體驗、極致科技創新和解決消費者里程焦慮痛點的鮮明品牌形象。2018年9月以來,3家造車新勢力陸續在紐交所上市,其中,蔚來在今年12月初市值接近千億美元,超過了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德國大眾汽車。 核心零部件領域,寧德時代已成為全球知名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已與寶馬、奔馳、特斯拉等多個全球主流汽車品牌形成配套合作,并在德國建設了生產基地。
五、展望“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整體來看,“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面臨競爭加劇、技術變革等形勢,存在替代優勢尚顯不足、配套環境有待完善等短板,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強化創新驅動,加快補齊短板。也要看到部分地方為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指標,存在盲目招商引資、違規建設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情況,造成生產企業數量較多,帶來資源投入分散和結構性產能過剩風險,需要加強項目投資和生產準入管理,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能利用率。 展望“十四五”,在《規劃》的指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未來可期。隨著產品豐富度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推進,政策環境和使用環境的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其接受度也將隨之提高。《規劃》提出的“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的目標有望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有望成為我國制造強國的“新名片”,引領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為我國及全球早日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六、緊跟時代步伐,恩澤能源砥礪前行
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八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中,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700萬輛,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wh/kg,新能源汽車產銷占整體汽車市場的20%。由此,可以預測2025年充電樁的市場將會超過千億元。 樁站建設規劃樁站建設規劃 在新基建的加持下,充電樁將不再是獨立、機械式的物理存在,將充電樁鏈接成網之后便具備了智能物聯網的屬性。可以產生各種汽車以及能源數據,這也為充電樁行業帶來新的盈利模式。如通過智能充電網絡,可以收集大量的數據,比如電池數據、用戶的用車習慣等,這些數據在電池更換、二手車評價等一些活動商圈的增值將起到重要作用,也會衍生出一個巨大的充電樁后服務市場。 場站實拍場站實拍 緊跟時代步伐,恩澤能源以先進儲能設備體系和生產研發基地為支撐,創建國際標準化車載充電儲能系統。以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為依托,通過自主品牌app智能管控、線上線下一體化維保等先進技術方式,為用戶提供專業化、前瞻性的優質服務。